MAN Energy Solutions压缩机技术应用于挪威首座无人天然气生产平台

MAN Energy Solutions压缩机技术应用于挪威首座无人天然气生产平台

· 来自Aker Solutions与Aibel的订单主要包括应用于由Aker BP运营的三座离岸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平台的七套压缩机

· 两套HOFIM®电动压缩机系统将被部署于无人天然气生产平台

· MAN数字化解决方案实现压缩机技术的全自动化运营

近日,MAN Energy Solutions已收到三份订单,共计七套压缩机系统。该产品将交付给Aker BP在Yggdrasil区域运营的两座生产平台,即Hugin A和Munin,以及一座于Valhall油田中心运营的生产和井口平台。

Valhall油田距离挪威南部海岸约290公里,毗邻丹麦的海上边界。自1982年运营以来,该油田已累计生产逾10亿桶油当量。MAN 压缩机系统将被部署至新开发平台项目Valhall PWP-Fenris,不仅有助于延长油田的生命周期,还能有效将其天然气处理能力提升一倍以上。

Yggdrasil位于Stavanger的西北方,是挪威大陆架上的下一个主要油田开发项目,拥有高达7亿桶油当量的资源总量。整个Yggdrasil区域将通过Stavanger的陆上综合操作中心与控制室实现远程操作。Munin生产平台是新开发项目中的一部分,从项目伊始就被设定为无人操作,既没有直升机也没有生活区。Munin的上部设施将由Aibel提供,而 MAN 的工作范围包括交付两套压缩机设备,以及提供满足远程操作需求的全方位数字化解决方案。预计Yggdrasil 项目将于2027年投产。

MAN Energy Solutions高级副总裁兼销售和项目管理负责人Basil Zweifel表示:“这座无人操作、远程控制的天然气平台代表着能源行业的一次飞跃。它不仅增强了人员安全并降低了运营成本,还最大限度地减少离岸作业对环境的影响。我们非常荣幸能够参与这些令人振奋的项目,并期待与运营商Aker BP及其战略合作伙伴携手同行。MAN Energy Solutions将此任务所需的机械与数字化专业知识完美结合,并将提供高度数字化的HOFIM® 压缩机技术;该技术已在Åsgard油田海底300米深处应用,证明了其能够自主运作、不间断、免维护的卓越能力。”

Aker BP 于Yggdrasil固定设施项目总监Peter Kupka表示:“在Aker BP,我们的愿景是创建一座面向未来的石油和天然气公司,以实现最低的排放量、符合成本效益、增长盈利和强劲回报。其中的一个关键部分涉及采取新的工作方式,而远程操作对于我们的战略推进至关重要。在Yggdrasil,实施并采用HOFIM® 压缩机技术在我们远程操作所需的技术革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我们非常高兴与MAN Energy Solutions携手合作,促进压缩机系统整个生命周期的改进和性能优化。”

HOFIM®压缩机系统配备远程操作功能,可让操作员在陆上监测和控制压缩机系统。

MAN Energy Solutions数字化销售与联盟负责人Jörg Massopust表示:“MAN Energy Solutions凭借其尖端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擘画出一条迈向更持续、更高效的天然气生产蓝图。我们压缩机系统先进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专为无人平台设计,提供广泛功能。MAN在线性能监测应用程序可实时监测系统性能,从而实现主动决策并进行优化。此外,虚拟感测器允许操作员实时验证数据,提升操作效率与准确性。同时通过机器学习功能,该系统得以持续学习和不断适应,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提升性能。此外,预测性和规范性维护功能可确保主动维护规划,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停机时间并达到最高的生产力。凭借生产与性能优化功能,我们的数字孪生解决方案能够释放压缩系统的全部潜力,实现前所未见的效率与效用。”

MAN Energy Solutions 为三个项目交付五套 HOFIM®压缩机和两套RB压缩机:

· Munin:两套用于低压及高压气体输出的 HOFIM®压缩机设备;

· Hugin A:两套用于气体输出的 HOFIM®压缩机设备,以及两套分别用于气举( RB 28)和一级及二级再压缩( RB 35)的径向桶形离心压缩机设备;

· Valhall:一套用于气体输出的串联 HOFIM®压缩机设备。

每套 HOFIM®压缩机组将配备框架RB 45的压缩机,搭配 M43的整体式MAN高速电机。Hugin A的HOFIM®设备在电机的对侧设有悬臂式叶轮,以提升整体压缩比。这些设备将在MAN位于瑞士苏黎世的工厂进行开发、制造及测试。

HOFIM®压缩机系统完全密封、无油,采用磁悬浮轴承。因此,压缩机设计省去了传统上部设施压缩机解决方案中常见的大量组件,包括变速箱、润滑油系统、仪表及阀门。相同的技术已被MAN 海底压缩机采用,该设备于Equinor的Åsgard油田海底300米深处运行,累计运转时数已达120,000 小时,无需干预,稳定性接近100%。

MAN Energy Solutions 可帮助客户在向碳中和未来的过渡过程中实现可持续的价值创造。为应对未来在海洋、能源和工业领域面临的诸多挑战,我们在系统层面对效率和绩效进行了提升。250 多年来,我们在先进工程领域始终处于优势地位,拥有一系列先进的技术组合。MAN Energy Solutions 总部位于德国,全球有 120 多个工厂,拥有约 14,000 名员工。我们的MAN PrimeServ 拥有一个庞大的服务中心网络,可为全球各地的客户提供服务。

美的集团:工业4.0时代的智能制造与绿色转型

在全球制造业逐渐迈向工业4.0的新时代,美的集团以其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创新能力,在工业领域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表现。作为一家起源于家电制造的企业,美的集团如何在工业领域取得如此显著的成就?

在最近的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美的集团携旗下美的工业技术、美的楼宇科技、库卡、安得智联、美云智数等五大业务单元共同参展。这些产品覆盖了智能制造、智慧楼宇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绿色能源、智慧供应链等多个领域,展示了美的集团在工业领域的全面能力。不仅如此,美的集团还在会上重磅发布《数字美的智慧工业白皮书》,揭示了美的15家绿色工厂、3家零碳工厂、5家灯塔工厂,以及美的结合自身五大业务板块的知识沉淀,以及十年来源自零碳&灯塔工厂的数字化实践经验和技术能力积累。

软硬同步,从自动化到数智化的全面推进

美的集团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布局非常全面。从硬件设备如伺服系统、驱动器、运动控制器、工业机器人以及软件平台,美的集团在工业软硬件方面均有涉足。可以说,美的集团正在对外输出,将自身自动化到智能化的转变实践赋能全球的智慧工业。

工博会现场,库卡中国带来了多款机器人新品,如KR SCARA CS家族的新成员KR 20、KR CYBERTECH系列Edition机器人等重磅新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款是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FORTEC-2 ultra”——库卡第五代重载机器人系列。在同级别中拥有最突出的负载能力、最轻的自重、最长的臂展、最高的精度,在速度、刚性,可靠性方面优势也更为明显。FORTEC-2 ultra的最大创新是2-3轴采用双臂的结构连接的独特设计,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以机器人为硬件代表的抓手,美的正在实现智能制造,核心部件、系统集成业务以及智能家居的快速发展与生态构建,提升整体设计水平能力,让机器人成为智能解决方案中的重要一环。

发布会现场,美的集团副总裁兼CDO张小懿进一步解释了美的集团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的具体实践和战略。他强调了数字驱动在改变公司生意模式和商业模式方面的关键作用。例如,美的集团与其渠道和供应商通过在线数字化平台进行全价值链的数字化协作,从而实现了业务流程的优化。

美的集团副总裁兼CDO张小懿

另外,在工业软件方面,美的集团也有深入的布局。通过使用数字孪生技术,美的集团能够在虚拟环境中模拟整个生产过程,从而实现生产优化、故障预测和维护策略的制定。美云智数,作为美的集团的工业软件企业,依托美擎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了一整套端到端的整体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涵盖了数字制造、数字供应链、工艺仿真与数字孪生、数字运营等多个业务应用场景。

领导型企业的本色,紧抓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美的集团在绿色制造方面的努力,显示了一个从“可有可无”到“必不可少”的转变。这不仅是环境保护的需要,也是符合未来消费者需求和社会责任的商业战略。美的集团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始终坚持节能、环保和高效的原则。无论是家电产品还是工业设备,都符合国际环保标准和认证。

在绿色转型方面,美的楼宇科技荆州工厂基于iBUILDING美的楼宇数字化平台,以降本增效、绿色低碳为核心目标,运用数字孪生等技术打造低碳发展的智能制造工厂标杆。

美的集团不仅自身注重绿色转型,还推动其供应商和合作伙伴走向绿色和可持续的路径。通过构建一个绿色的产业生态系统,美的集团实现了从产品到整个产业链的绿色转型。在可持续方面,工控网认为,美的集团的全球化研发布局和领军专家团队,预示着其从本土智造到全球智造的战略跨越,这将有助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安得智联,作为美的集团智慧物流的代表企业,展示了“1+3供应链服务模型”,覆盖了全链路的供应链场景和三个解决方案,包括“生产物流”“一盘货”和“送装一体”。这样一种服务模型,旨在支持企业客户全价值链效率的提升。安得智联的供应链服务不仅能够优化成本和效率,还在战略层面赋予了供应链更高的价值。在当下全球化和产业需求多元化日益增加的今天,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成本效益,未来也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安得智联首席产品官林泰恩介绍到,公司在各个环节都强调绿色低碳的理念,包括可循环包装、降碳运输、绿色回收等。根据数据显示,其中,VMI人效提升了37.5%,据不完全估计,整个新能源运力应用上每年能降碳22万吨。

美的集团在工业领域的全面布局和深入实践,不仅展示了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也体现了其对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战略布局,美的集团有望成为工业4.0时代的引领者和变革者,从最近的工业博览会展示来看,美的集团不仅在产品和技术方面有着全面深入的理解,还在生态系统建设和绿色转型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这些都预示着美的集团在未来工业领域的更大发展驱动力。

数智化时代,美的工业技术的全面布局与高创传动的突破创新

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深度融合的当下,全球制造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这一变革不仅仅是对硬件设备和生产流程的更新,更是对整个企业运营模式和战略定位的重新思考。工业4.0不仅将智能制造、物联网和大数据紧密结合,而且通过跨部门、跨行业的业务协同,为传统制造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潜力。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23年工博会上,美的工业技术展示了涵盖高低压变频器、运动控制、机器视觉PLC、工商业储能及智能量测、工业冷热水等在内的产品与解决方案,以从流程到离散工业的全面覆盖,助力企业提高制造效率、改善产品质量、优化供应链体系、降低生产成本与能源消耗,加速由传统生产运营向智能化阶段迈进。

作为美的工业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创传动在全球制造业转型的大趋势下,显示出其作为美的新名片的光彩。同时,美的集团副总裁兼美的工业技术总裁伏拥军以及高创运动控制公司总经理孙军凯接受了媒体采访,对外深入解读了美的集团在ToB业务和工业技术方面的战略布局和未来规划。

跨部门业务协同,高创业务迎来新突破

当前经济格局下,全球制造业的业务模式在逐渐由以消费者(ToC)为中心转向以企业(ToB)为中心。这一转变不仅要求企业在产品和服务上提供更高的价值,还需要在组织架构和战略规划上进行更为灵活和高效的调整。在这一系列复杂和多变的挑战中,美的工业技术和高创通过内部跨部门的业务协同,成功转型为工业数字化解决方案赋能者。

首先,伏拥军明确表示,美的集团不仅要抓传统的ToC业务,更为复杂和多样化的ToB也是未来的重点业务。他进一步解释道:“虽然大家普遍认可我们在家电业务,也就是ToC业务上的实力,但现在,我们也在积极布局ToC到ToB的转型。” 他还详细介绍了美的“1+3+N”的业务结构模式,其中“1”代表着智能家居事业群,“3”涵盖了工业技术、楼宇科技以及机器人和自动化,“N”则指代着多个正在孵化的创新业务领域。

工业4.0的推动使得工业技术不仅需要涵盖自动化,还需要拓展到绿色能源、智能交通等多个领域。高创作为美的工业技术的一员,在这一趋势下特别注重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多元化和高精密性,如此次推出的SmartPx多合一驱控一体机上。

高创本次工博会上推出的SmartPx多合一驱控一体机作为一个多功能、高性能和环保的解决方案,高度满足现代工业对自动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随着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领域的快速发展,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驱控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SmartPx具备的性能也能够化解对应的需求痛点。与此同时,其节能特性也让这款产品与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日益增加的关注度高度契合。

满足多场景应用需求,提升柔性化定制水平

随着制造业逐渐转向定制化和多样化,解决方案需要更高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孙军凯从产品研发的角度解释了高创如何应对多样化的客户需求。他表示,高创最近推出了SP2N系列PLC产品和高精度3D工业相机,这是为了满足客户在机器人、晶圆搬运、龙门平台、激光切割等多个应用场景中的定制化需求。这一举措不仅进一步加强了高创在相关领域中的专业性和领先地位,也体现了其多年来在旋转伺服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国际视野。

智能制造被视为工业4.0的核心组成部分,但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应用需求和痛点,美的工业技术在这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伏拥军特别强调了在推动智能制造方面的战略思考。他提到,虽然智能制造的底层技术有很高的通用性,但在应用到不同行业时,需要考虑各自的特性和需求。他说:“企业在选择进行哪一块区域智能化升级时,应当以解决经营中的实际问题和痛点为出发点。” 美的在这方面不仅注重硬件产品的研发,如SmartPx一体机,还大力发展了软件和硬件技术,并将这些技术产品化,以更全面地解决客户需求。

高创不仅在硬件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还在软件和业务协同方面显示了其深厚的实力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美的工业技术和高创将继续加强内部合作,共同推进绿色能源和智能制造的发展。

这样的全面战略布局和深入执行,使高创在从“小而美”到“大而美”的转变过程中,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通过跨部门的协同机制、清晰的品牌和产品线定位、对软件和数据平台的持续投资和创新,高创为整个自动化产业链提供了一套全面而高效的解决方案,展示了其在全球工业4.0大潮中的重要地位。

这样的企业实力和战略布局无疑将使高创在未来几年中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广泛的认可和成功,同时也为美的工业技术在工业数智化长河中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携手再出发,奔赴新征程

2023年9月15日,来自 ABB电气中国市场销售人力资源负责人朱蕾蕾,带领其团队到访众业达总部,就关于HRBP需具备的能力和技能、如何更好地支持业务,这两个大家日常关心的话题与众业达的人力同事们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交流期间,所有参与人员一同参观了众业达展厅,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众业达的发展历史和数字化战略。

此次交流培训,标志着ABB与众业达在人力资源这一全新领域开启合作,未来我们还将共同携手,开拓共赢新局面!

AUTBUS 引领中国制造跃升,开启工业网络新时代

2023年9月19日,第23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隆重开幕。在“共建良好生态 共享发展机遇”系列政策发布环节, 正式宣布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成立智能制造领域工业网络总线 (AUTBUS)专家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携装备一司副司长汪宏、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欧阳劲松等相关领导一起参加发布仪式。

在首批由我国组织制定的全IP化工业网络总线AUTBUS系列国际标准成功发布的基础上,成立工业网络总线(AUTBUS)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旨在汇聚百家高校、科研院所、 重点企业的专家资源,依托我国智能制造标准化技术组织,为工业网络创新发展和应用普及提供智力支撑,为智能制造标准国际化提供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AUTBUS 系列标准是依托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专项,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委会(SAC/TC124)组织,基于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工业通信领域长期的技术研究和产业实践,联合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重庆邮电大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科研单位、高校及企业,经过大量技术研究和试验验证,共同制定而成。

2022年12月,国家标准《基于时间敏感技术的宽带工业总线 AUTBUS 系统架构与通信规范》正式发布。2023年5月,AUTBUS系列国际标准由IEC/TC65(工业测控和自动化技术委员会 ) 正式发布 , 共 包 括 5 项 工业通信技术标准 , 即 IEC

61158-3-28:2023(数据链路层服务)、IEC 61158-4-28:2023(数据链路层协议)、IEC 61158-5-28:2023(应用层服务)、IEC 61158-6-28:2023(应用层协议)、IEC 61784-1-22:2023(工业网络行规)。

AUTBUS国际标准是全球第一个基于时间敏感网络技术(TSN)和IPv6技术的两线制宽带总线国际标准,也是我国2008年以来工业控制网络领域唯一的IEC国际标准。基于AUTBUS国际标准的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相关技术及芯片已研制成功,可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汽车、船舶、航空等智能制造相关领域。AUTBUS国际标准的成功发布,标志着以AUTBUS为代表的我国工业通信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应用成效得到国际认可,对提升我国智能制造领域技术标准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国系统深入推进智能制造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ABB推出OptiFact™模块化软件平台,为工厂数据释放无限潜力

·OptiFact集中收集、管理和分析来自数百台工厂设备的数据,节省高达25%的数据收集分析时间

· 这一新平台是对ABB机器人现有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套件的补充,可帮助工厂运营将生产效率提升最多20%

·试点项目已证实OptiFact的易用性、加速决策和优化运营的能力

ABB机器人今日发布了新款OptiFact™ 模块化软件平台,该平台旨在简化自动化生产设施中的数据收集、可视化和分析工作,使用户得以轻松实现对包括ABB机器人在内的数百台工厂设备数据的收集、管理和分析。通过分析关键性能指标,如节拍时间和设备综合效率(OEE),用户可以更好地了解生产设备的运行情况。

捕获.PNG

OptiFact能够加快诊断和决策速度,减少工程工作量,从而提高生产线的正常运行时间,确保生产满足客户需求。

ABB机器人业务部总裁马思康.jpg

ABB机器人业务部全球总裁马思康表示:“在各行各业中,我们都能看到制造业中数字化的急剧增长,这是由于不断变化的消费行为和长期以来的全球劳动力和技能人才紧缺所导致的。这迫使着企业寻求提高运营灵活性、效率及可持续性的方法。在如今瞬息万变的市场中,ABB机器人正在通过我们的软件产品推动这一转变,帮助企业加速发展。”

近年来,数字化、制造业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以及疫情,都增加了企业对自动化解决方案的需求。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统计,过去十年间,全球售出的机器人数量增加了两倍。我们的生产越来越离不开自动化,这也使得生产的环境日益复杂,也因此推动了工厂管理人员对工具的需求,他们需要能够收集和利用作为自动化副产品的数据。

构想,实现,提升

OptiFact 是 对ABB 全面领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组合的补充,可帮助不同规模的企业构想新的数字化流程,并将其在工厂车间落地实现,通过简化生产来提升运营水平,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柔性。通过OptiFact,可以明确生产出现错误的根本原因,并随时随地使用ABB的RobotStudio 云端版对程序进行调整,并改进其机器人解决方案。

RobotStudio® 桌面版、云端版和 AR(增强现实) 查看器解决方案可帮助用户轻松构想和规划对ABB 机器人的新部署,或调整现有机器人以适应新的生产任务。自动路径规划等创新功能可帮助机器人制定最高效的路径,避免与现有障碍物发生碰撞。RobotStudio能够提供真正 “所见即所得 “的用户体验,机器人数字孪生与实际部署之间的精确度高达99%,可将设计和调试时间缩短50%。

针对特定应用的人工智能驱动软件技术,如ABB的Item Picker,可提供增值功能,促进实现性能、安全等级和质量都更高的机器人部署。例如,一流的运动控制可将拾取和放置操作的功率降低17%,将任务速度提高13%。VSLAM 技术(3D视觉同步定位和地图构建)则利用人工智能,在动态室内环境中实现精确的室内导航。

多种生产环境中的性能表现

OptiFact 已被部署到多个生产环境中,其中包括一个高度自动化的汽车生产环境。在这一环境下,OptiFact收集并分析生产流程节拍时间和其他关键性能指标,为工厂运营提供了绝佳的可视性,并节省了专家多达 25% 的时间。因此,客户在其运营中增加部署了 580 多台机器人。

该平台还证明了其对中小型企业的价值。另一个试点项目证明,OptiFact能够识别多达 20 台机器人生产线上的生产瓶颈。客户的数字化团队将 OptiFact 集成到其生产环境中,从首次接触到最终交付,仅用了两个月。得到部署后,OptiFact 简化了数据收集工作,并实现了节拍时间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LC) 警报等关键性能指标的可视化。通过使用 OptiFact 解决其检测到的操作效率低下问题,该工厂的生产效率提升了高达 20%。

六个月免费使用权

ABB正启动一个公开预览竞赛,全球范围内选出20家公司获得6个月该软件平台的免费使用资格,包括获得技术支持,以测试平台、收集数据、监控设备及提高生产效率。欲了解更多信息,请点击 https://new.abb.com/products/robotics/campaigns/optifact-competition

欲了解 OptiFact 的优势、ABB 数字化解决方案套件如何加速自动化业务发展,请点击 https://new.abb.com/products/robotics/software-and-digital/optifact

2023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将于9月19日至23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ABB将在8.1号馆E001展位现场演示OptiFact和ABB机器人的全套数字化解决方案。

ABB机器人与离散自动化作为全球领先的机器人和机械自动化供应商,专注于提供机器人、自主移动机器人和机械自动化解决方案等全套产品组合,通过ABB自主软件设计与集成,为客户创造更高价值。我们致力于帮助汽车、电子、物流等不同领域、不同规模的企业增强发展韧性、提升运营效率、提高生产柔性,助其迈向互联、协作的未来工厂。ABB机器人与离散自动化拥有超过1.1万名员工,遍布于全球53个国家的100余个地区。

ABB(ABBN: SIX Swiss Ex)是电气与自动化领域的技术领导企业,致力于赋能更可持续与高效发展的未来。ABB将工程经验与软件技术集成为解决方案,优化制造、交通、能源及运营。秉承130余年卓越历史,ABB全球约10.5万名员工全力以赴推动创新,加速产业转型。

企业区域化布局的成功四要素

公司开展区域化布局应该重点考虑制造足迹、已建立的供应链体系和其他因素。

作者:伟创力全球运营及供应链总裁陈光辉(Hooi Tan)

全球制造商越来越多地转向区域化布局,以提高供应链和生产弹性并加快上市时间。同时,制造商们通过将部分业务迁至更靠近其服务的市场,来获得其他新业务和环境收益。最近的一个例子,是伟创力的客户恩菲斯能源公司(Enphase Energy),该公司最近宣布其首批用于太阳能系统的微型逆变器已从伟创力在罗马尼亚蒂米什瓦拉的工厂发货。这一战略决策使恩菲斯能源公司能够缩短向欧洲客户的交货时间。

这不是个例,如今区域化布局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趋势。根据麦肯锡公司2022年对全球113名供应链领导者进行的调查显示,4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过去一年拓展了区域化供应网络,高于前一年的25%。

然而,成功的区域化布局需要细致的规划,并明确了解四个先决条件:

足迹/产能:区域内现有的制造生态系统和设施

供应链:采购材料和运输产品的流程

技术:区域内现有的先进制造技术和技术专长

人才:支持区域内制造节点运营所需的劳动力

· 足迹/产能

首先,公司必须评估自身是否在该区域拥有工厂,以及自身目前是否有能力支持将部分业务迁至某地。例如,一家公司可能已经在北美洲拥有一家工厂,专门生产某一特定的产品线。除了增加工厂生产线的空间考虑之外,领导层还必须确定工厂是否配备了机器和资源来支持他们计划回迁的产品线。

如果现有的空间不够用,或者公司在该区域内没有任何工厂,它就必须在增建设施带来的成本和区域化布局产生的收益之间进行权衡。在某些情况下,在该区域内寻找一家有能力支持转包生产线运营的生产合作伙伴可能会更加划算。

· 供应链

对于考虑区域化布局的公司来说,成本/效益分析的一部分还在于了解回迁的制造基地将如何与价值链的其他部分相互作用。获取原材料会更容易还是更困难?一旦产品生产出来后,履行订单并将其交到客户手中是否会更快、更可靠或更具可持续性?在该地区建立一个透明、协作和响应迅速的强大的供应商网络至关重要。

· 技术

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如自动化、模拟、增材制造和数字化,可以有效提高制造流程的效率。同时,从占地面积/产能的角度考虑,这些技术还可以节省空间和材料。例如,公司可以投资一台多功能的设备,或者依靠数字孪生和模拟,而不需要建造物理原型。

· 人才

当然,公司很难在没有人员配置计划的情况下就简单地在当地建厂并添置设备。如果没有专门的员工来运营,整个计划就会土崩瓦解。因此,公司在招聘人员时不能只看人数,还需要考虑该地区可用的专业知识和人才。

如果公司在区域制造基地配备了先进的制造能力,他们将需要一支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的员工队伍来保持运营平稳运行。伟创力实施了能力加速计划,对世界各地的员工进行广泛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包括自动化、未来阶段建模模拟、扩展现实等。在我们位于奥地利阿尔托芬的工厂,我们建立了“物联网学院”,并与大学进行合作,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

区域化布局是一个多维方程

区域化布局是一项惠及许多公司的战略,有望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效率甚至可持续发展能力。从我提出的四个先决条件——足迹/产能、供应链、技术和人才——的角度来思考区域化问题,可以确保公司从其回迁的努力中获得全部收益。

陈光辉是伟创力全球运营及供应链总裁。

累计出货过万台后,天机“自有化”再上新台阶

2023(第二届)焊接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峰会

——“焊”匠出击 勇者征程

9月19日,在2023中国工博会上,天机带来了高精度7轴协作机器人、高性价比6轴协作机器人、高速SCARA以及天机自主控制系统Fusion等多款重磅新品,以下就一一来揭晓!

Grace 7 Pro & Delight 7

双核强力驱动天机新一代协作机器人

当前来看,中国协作机器人应用行业仍为3C电子、汽车及零部件等工业领域,从市场端来看,协作机器人必须在保留协作机器人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具备工业机器人的特性,从而更好适应工业场景。

因此,工业协作机器人更多需要精度+刚性+稳停特性+高强度下的稳定性等特性。天机传承其“高可靠性”的产品开发理念,致力于打造可以真正使用在工业场景的协作机器人。

Grace 7 Pro 高精度力控协作机器人臂展为1076mm,负载为7kg,定位精度为±0.03mm,力控精度为0.5N,防护等级为IP54。其可实现丝滑示教,具备7轴空间冗余,具有自研高精度关节力传感器、工业级别的稳定性以及优秀控制系统等多重亮点。

在高精度方面,Grace 7 Pro全面优化设计降低串扰,极大地提高了数据准确度,综合精确度提升到0.2%FS以内;能探测到0.02Nm的扭矩变化,并且将力控输出精度控制在0.5N内。

在高刚性方面,采用特殊不锈钢基材与结构设计,扭转刚性是同规格的1.5倍(大于150KNm/rad),使得大负载力控协作机器人成为了可能,同样运动精度下,机器人速度可以进一步提升。

在高稳定性方面,采用半导体敏感材料和微熔工艺技术,彻底摆脱了传统树脂粘接工艺带来的老化、蠕变、迟滞的影响,从而提供了较好的满量程和零点稳定性。

对于稳停特性和使用场景的刚性要求,天机将减速机/传动部件做了强化结构设计,同时软件控制层面,使用动态控制技术抑制机器人启停时的残留整栋,确保运行稳定性。

除了Grace 7 Pro外,天机还发布了六轴无力控机器人Delight 7,其臂展为920mm,负载为7kg,定位精度为±0.02mm,速度为5m/s,防护等级为IP54,具有高性价比的特点。

整体而言,天机将其多年在工业场景中被充分验证的经验,应用在了Grace 7 Pro和Delight 7上,实现高性能、高寿命;对减速机、传动部件连接的可靠性强化;动态控制技术抑制机器人启停时的残留振动,保证运行稳定性。

未来,协作机器人还会在医疗、商业等非工业领域进一步延展,占比提升;除了理疗大健康开始批量使用协作机器人外,其它应用仍有待进一步探索。易用性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新手使用“无门槛”和基于视觉与语音的类人交互会,成为下一个非工业应用场景的突破点。

进一步来看,高精度力控传感器+独家面向工艺控制系统双核强力驱动天机新一代协作机器人。

在易用性层面,天机对协作机器人控制系统的交互方式进行了革新,在保留完整功能的前提下,易用性有了本质提升,新手学习成本和示教时间投入大幅下降。机器人的交互方式包括示教方式、编程、灵动手柄等,基于视觉、语音的类人交互,协作机器人在编程、使用中的人机互动及协作能力进一步提升。

在通用层面,机器人轻盈的本体重量有利于灵活部署;丰富的接口方便应用;移动终端全覆盖;本体可360°任意角度安装;简单易上手的控制系统,15分钟可完成安装,半小时投入使用。

在扩展性层面,Fusion控制系统提供了第三方开发者接口,支持用户自定义功能插件。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新工艺处理流程、新AI应用模组的开发,并在系统平台上进行发布和授权控制。

未来AI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Grace 7 Pro和Delight 7从系统层级上集成了AI通道,提前布局人工智能,让用户能方便地将机器视觉、自然语言交互轻松地接入机器人控制。

高速SCARA

更快更稳的实力派

随着机器人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机器人赛道不断细分,光伏串焊、锂电、新能源等领域,出现高速SCARA的迫切需求。其需求也更加具象化,如:

光伏串焊领域,串焊节拍从1600UPH到4000UPH。

电机线圈插件领域,取放更精准,重复定位精度±0.01mm内;到位立即稳定停止,无抖动丝杠高刚性,无水平抖动;4轴偏心负载无抖动。

高速包装领域,高负荷连续作业稳定运行,低故障率;高寿命;需实时监控运行状态。

然而,在高速应用领域,SCARA面临抖动大,良率与产能无法兼得;节拍慢,产能达不到需求;长时间全速满载运行报警不断等痛点。

基于此,天机推专用高速SCARA SRX8-652,其最大负载8kg,具有0.26s标准循环时间,重复精度±0.015mm,打造面向新能源、光伏等行业的高速高精度SCARA机器人解决方案。

具体来看,SCARA SRX8-652有三大优势:

第一,更快,0.26s标准循环时间,速度性能比肩欧系最高品牌。J4轴上下速度2500mm/s,在光伏电池串焊应用中,串焊效率达4000p/h,之前使用速度最快的普通机器人,单台串焊效率只有1600p/h。

超高速的实现,基于天机软硬件的全面升级,优化惯性比设计和定制导程丝杠,负荷率降低15%以上;启停关节高扭矩,启停容许转矩提升60%;臂体与零部件布局优化,提高刚性,降低惯量;天机最新开发的控制系统Fusion针对SCARA本体结构开发的最优轨迹规划算法,作业时可充分发挥出机器人最大的机械性能。

第二,更稳,0.01mm高精度及振动抑制算法增益生产良率,得益于天机的核心零部件及控制系统,SRX8在XY面的重复定位精度高达±0.01mm,相较普通SCARA的±0.02mm提高50%。

高速下的精准作业,除了重复定位精度,还有“稳停时间”这一指标。实际作业中,机器人快速停止时,惯性导致末端振动,高精度组装/搬运/检测中的产品不良率增加。只有将振动的问题优化,才能真正保证生产良率。以x方向0.01mm精度为界,SRX8稳停时间较普通SCARA提升75%。

而要实现上述指标,在硬件方面,SCARA SRX8进行了固频优化,避免共振,结构设计,避开柔性传动中难以消除的共振现象;定制关节减速机采用特殊刚性设计,避免谐波柔性带来的工作;特殊大直径花键丝杠,高承载能力的同时保持高速无抖动;R轴优化传动设计,使之具有超高运行惯性力矩,最大0.4kg.m²。大偏心负载的应用场景下,也能强效抑制抖动,适应性更广。

在控制系统方面,通过对机械臂状态的动态算法控制,短时间内有效抑制机器人振动。通过抑制高速搬运时的振动及残留振动,缩短循环时间。

第三,可实现7X24长期高负荷全速作业,依旧稳定运行,充分保证生产能效。

控制系统Fusion

面向工艺编程的机器人控制系统

近年来智能制造高速发展,机器人向着智能化、高端化、国际化不断迈进。机器人技术及应用方面逐层深入,降本增效成效显著。工业机器人本体性能的提升,进入缓慢增长期。硬件性能提升速度受到制约,同质化严重,“软件”性能的提升,成为打破僵局,弯道超车的关键。

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的控制系统,就是这个“软件”,也是机器人的“大脑”。为此,天机将顺势推出由其自主研发的控制系统Fusion,该系统具有三大创新:

第一,面向解决工艺问题的范式设计——用工艺思维提供解决方案。

天机自主研发的控制系统Fusion,是面向工艺编程的机器人控制系统。规划中直接包含了工艺数据,用户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在路径点位上进行工艺描述。将机器语言转变为工艺语言,更加贴合与适应不同应用,将不同种类的工艺经验,直接由机器人集成并使用到生产过程中去。

在新应用场景中,Fusion极大降低了客户的探索成本,机器人直接继承原有累积的工艺数据。在新工艺探索时,将用户的重心和精力,从复杂的系统设计中解放出来。转变为对工艺的理解和工艺控制策略的设计,系统且高效的提出解决方案。

第二,面向运动品质的规划算法——走复杂路径又快又准。

Fusion具有高精度的路径规划算法,创新性采用合成路径规划技术,机器人从“规划”到“执行”都实现了高精准度,包括直线轨迹精度提升50%,曲线轨迹精度提升80%,配合动力学算法,机器人综合速度提升30%。

此外,Fusion对机器人可实现更加精细的控制,如人手臂一样,完成曲面打磨、精准涂胶、点胶、激光切割、异形件切削等应用。

第三,面向AI技术的预留接口——进入高响应性外部控制时代。

随着AI时代的到来,预设点位的运动控制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机器人的进一步拓展和应用。对环境和任务,机器人必须具有任意运动的高响应性。Fusion控制系统提供毫秒级别响应能力的随动控制接口。

如今,Fusion控制系统应用于客户现场并稳定生产,如五轴/三轴涂胶、高精度胶道检测、高精度点胶、中框检测/仲裁机等,机器人+Fusion系统可替代高价设备,降低75%置入成本替代高价设备,更具性价比同时可释放比更大的运动空间。此外,控制系统还可以与视觉深度融合,示教调试成本降低85%。

“自有化”再上新台阶

此次工博会上,天机对一系列新产品和新应用进行了展示。

其中,高速SCARA拼图比赛体现了SCARA SRX8的速度+趣味性+视觉应用;手术器械师展示了Grace 7 Pro 7轴空间冗余+趣味性+视觉+人机协作+丝滑示教的能力;EVO4 机器人学习演示系统,突出了Fusion控制系统的AI快速响应通道,可以通过六维力遥杆,对机器人进行实时操控,包括点位、方向、运动速度;EVO12机器人五轴雕刻展示了机器人轨迹精度、高刚性、替代部分五轴设备以实现降本等能力。此外,现场还展示了SR系列回流线、EVO7L大底动态喷胶、EVO7 生鸡蛋力控雕刻等案例。

如今,天机已顺利完成由机器人本体向视觉、核心零部件等产品延伸的战略,而本次系列新品的问世,也预示着天机在“自有化”的道路又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为进一步推动国产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自主化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正如天机董事长陈曦在发布会上所言:“一直以来,我们坚信机器人行业未来巨大的市场和技术进步空间。伴随着这样的信仰,我们不断迭代已有产品,丰富我们新的产品系列。”

此次天机新品发布会的主题为【Now to Future】,Now,即天机通过众多不同行业大客户的使用,奠定了其扎实的产品基础,这六年来,天机累计出货已经过万台,产品持续稳定在产线工作,在多个行业积累了丰富的应用基础和对行业的理解;In the future,天机将继续探索更多新技术在新行业的新应用,也将与合作伙伴在不同领域探索了很多可能,着重于机器人+运动控制,帮助更多集成商与合作伙伴一起打造新的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并在机器人+智能带来更多的易用产品。